青春建功“三下乡”:东北林业大学理启泰阳支教团队绘就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新画卷

青春建功“三下乡”:东北林业大学理启泰阳支教团队绘就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新画卷

七月的泰来县,田野铺绿,生机盎然。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“理启泰阳”支教团队以“探寻发展,助力振兴”为使命,深入这片黑土地。队员们从传统手工艺的生态传承中挖掘产业振兴密码,在数字经济中拓宽乡村致富路径,用温情守护乡村未来,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斗力量,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动能。

柳编车间:经纬交织间的“生态+产业”振兴路

走进泰来县柳编车间,宛如踏入天然材料的艺术殿堂。这是当地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体现,车间内,村民指尖翻飞,将当地盛产的柳树条与芦苇、草茎等天然材料,编织成动物摆件、收纳篮、路灯花篮等各式物件。

青春建功“三下乡”:东北林业大学理启泰阳支教团队绘就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新画卷

“这些都是田间地头的‘绿色宝藏’,不用砍树毁田,编出的产品还能卖好价钱。”车间负责人的话让队员们茅塞顿开。泰来县柳编产业延续百年技艺,紧扣生态文明需求,已开发出4大类绿色产品,解决百余村民就业,让“取自自然,还于生态”的循环理念深入人心。队员彭慧远触摸着刚编好的收纳篮感慨:“一根柳条编出致富路,更编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样本。”

青春建功“三下乡”:东北林业大学理启泰阳支教团队绘就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新画卷

电商直播间:镜头内外的“数字+生态”助农篇

在泰来县电商服务中心,支教团队的实践转向数字赋能新战场。直播间里,主播手持泰来大米向网友介绍:“这米喝嫩江水,长在黑土地,全程绿色种植,煮熟后满屋飘香!”队员们围在一旁研学,从产品卖点提炼到直播话术设计,沉浸式学习如何让生态农产品“走出乡土”。

青春建功“三下乡”:东北林业大学理启泰阳支教团队绘就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新画卷

“直播不只是吆喝,得把‘绿色’‘有机’这些生态优势讲透。”队员徐佳舟在笔记中写道。泰来县依托优质生态培育的大米、杂粮等农产品,经直播电商年销售额超千万元,既让城市消费者吃上放心粮,也让农民的“生态账”变成“增收账”。这种“数字技术+生态农业”模式,正是支教团队探寻的乡村振兴新路径——用现代手段激活生态优势,让好山好水孕育的好产品实现价值。

贫困儿童家:温情守护中的“希望+传承”接力赛

“三下乡”实践的脚步延伸至乡村角落。队员们带着学习礼包走进贫困儿童家,文具、书籍承载知识重量,陪伴鼓励传递温暖力量。“姐姐,这是我画的家乡,有小河还有柳树。”孩子递来的画纸上,清澈河流、茂密树林、整齐房屋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画面。

青春建功“三下乡”:东北林业大学理启泰阳支教团队绘就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新画卷

队员们倾听孩子们的梦想,鼓励他们用知识建设家乡。“这些孩子眼中的绿水青山,是乡村生态文明的未来守护者。”队长李曙说。在她看来,助力乡村振兴既要关注当下产业,更要培育珍惜生态、建设家乡的新一代,这种“教育帮扶+生态理念”的种子播撒,是最长久的振兴根基。

红色基地:初心指引下的“精神+行动”加油站

实践途中,支教团队前往当地红色基地——江桥抗战纪念馆,在革命文物前沉思,在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。“先辈们为守护这片土地浴血奋战,我们更要守护好它的生态与未来。”队员们感慨万千。红色精神中的担当与奋斗,与“三下乡”服务乡村、建设生态的使命契合,成为团队前行的“精神燃料”。

青春建功“三下乡”:东北林业大学理启泰阳支教团队绘就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新画卷

从柳编车间到直播间,从儿童家到红色基地,“理启泰阳”支教团队的“三下乡”实践,勾勒出青年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的轨迹。队员们表示,将把实践收获化为行动,以专业知识为笔,以青春热忱为墨,在乡村振兴舞台上,书写更多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青春答卷。
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www.gji.gdgdkb.com/7252.html

(1)
上一篇 2025年7月25日 下午5:34
下一篇 2023年8月9日 下午11:36

相关推荐